一、培养特色
生物医学工程是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问题,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学科。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于2000年成立,2008年获评“北京市特色专业”,2021年入选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”。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医疗健康产业,培养生物、医学和工程技术高度交叉融合、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。同时,本专业全面实行低年级“导师制”,实现导师对学生学业、职业规划的长期个性化辅导。
二、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
1、师资结构数据
截至2023年12月,
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,高级职称16人。北京市级人才6人。
2. 教学资源内容:
生物医学工程:生物医学工程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,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拥有“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”一个省部级科研合作基地。相关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%。现有本科生117人;研究生266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87人,硕士研究生179人,学术型硕士38人,专业型硕士141人;来华留学生12人(博士10人)。
3、教学科研成果表格:
生物医学工程:
序号 |
成果名称 |
成果完成人 及法人单位排序 (张三、李四,第几完成单位) |
获奖情况 (奖项名称) |
获奖等级 (国家级 特等奖、省部级 一等奖……) |
1 |
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分割方法研究 |
周著黄,第一完成单位 |
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优秀指导教师 |
省部级 |
2 |
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|
吴水才 |
第十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|
省部级 |
3 |
依托学科优势,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,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|
吴水才,钟儒刚,王存新,马雪梅 |
第七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|
省部级 |
4 |
子痫前期血液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|
张松、杨琳等 |
中华医学科技奖(中华医学会) 一级学会科技奖 |
省部级 |
三、核心课程
生物医学工程核心课程包括现代生物学基础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、解剖生理学Ⅰ、工程力学、生物材料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字信号处理基础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、生物医学统计学、医学数据库设计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。
四、毕业去向
生物医学工程:
国内升学率: 2022届60%
出国(境)深造率:9.6%
主要深造高校:国内: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军事科学院;国外: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波士顿大学、阿肯色大学、布里斯托大学、纽卡斯尔大学。
毕业生去向落实率:85%
重点签约单位:北京积水潭医院、北京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、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、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、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、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、北京急救中心、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、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
五、国际交流
1、近几年开展的国际交流项目特色介绍(每个项目20字以内)。
生物医学工程:“北京工业大学-英国诺丁汉大学”4+1本硕衔接项目。
2、合作院校清单:
海外合作院校或机构 |
特色 |
项目模式 |
诺丁汉大学 |
世界排名第130位 |
4+1本硕衔接项目 |